logo

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

滴水穿石突破学问的阻隔,让明德之光透过缝隙照亮生命丨同有中医学术导论第二讲在京举行

发布时间:2025-10-01


    

我们三和书院究竟要讲什么?过往对于书院真正的领悟理解并不深,这次我去查传统书院的四大规制:讲学、藏书、祭祀、学田。就讲学而言,讲学不是教授,而是透过讲的这样一种形式来学,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学,我认为这是一种很深刻的学。这种讲学,能够使我们不断地在学习,不断地在提升。我们的学习一定是活到老学到老的,生命不息,学习不止…… 

 作为三和书院,我们的定位不是传授知识的场所,这既不是我们所长,也不是当今学人最需要的东西。所以,三和书院的定位是讲求学问。《中庸》讲:“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”,问学也好,学问也好,其实是一回事情。在我的领会里面,知识跟学问有什么区别?那么知识的储存地在哪里?在大脑。储存知识肯定有作用,就像大家常讲的知识就是力量,但是作为我们的理解,知识这个力量是改变外部世界,改变客观世界,但是知识它改变不了主观世界,它对生命的作用十分有限,所以知识不等于学问。 

 那么如何才能让知识变成学问?学问一定要入心,入心则谓之学问,不入心,它只是知识。停留在大脑里是知识,入了心的才叫学问。为什么入了心它就能改变生命?因为心是主宰, 心为“王”(心王),一旦入了心,它就能够改变生命。 

 今天我们大家学习的目的是什么?尤其对当下来讲,整个人类的专注都在外部世界,都想改变外部世界。人的专注方向只有一个,当往外走时,就很难往内走,所以这个时代的特质是大家的专注方向都在往外,这也是现代科技文明的一个朝向,一个走向。作为我们中医人,我们需要的是认知生命,改变生命,我们需要朝内走、朝心走,我们需要用心,而这就需要学问。 

 所以三和书院讲求的不是知识,而是学问。当我们去讲学问时,并不是说知识跟学问完全没有关系,有关系。从这二者的关系中,我们就越来越能感受到孔子所讲的非常了不起。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我们讲学习这两个字非常了不起,非常重要。某种程度来讲,学习这两个字也可以叫作学问的另一种称谓,或者是如何让知识变成学问的一个具体的方法…… 

 ——刘力红老师 (此段摘编自2025年9月22日同有中医学术导论第二讲)

……

点击链接查看全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-7drD8EaUdMlOGG6BVdL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