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街33号福泰中心703
- 电话/微信:13161867376
- 网站:www.tongyousanhe.org
- 邮箱:jijinhui@tongyousanhe.com
微信扫描关注
微博扫描关注
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
www.tongyousanhe.org
jijinhui@tongyousanhe.com
18301623690
发布时间:2024-12-27
为我们,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蹚出一条人生的大道——刘力红老师
作为我们同有三和,无论是新员工,还是老员工,都在不断地去认识自身。今天早上我读了刘锡荣先生回忆跟南怀瑾先生交往的文章,非常感动。文章里讲了南老与金温铁路铺成通车的故事,这条铁路的建设曾历经“七上七下”,后来在南老牵头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终于得以正式开工。在开工典礼上,南老书面贺词写道:“在我个人的理想和希望来说,修一条地方干道的铁路,不过只是一件人生义所当为的事而已,我们真要做的事,是要为子孙后代修一条人走的道路,那是大家真要做的大事业。什么是人走的路呢?让我借用宋儒张横渠先生的四句话来说便是,‘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’……” 恰恰我们同有三和,在各种课程上与学员们一同读愿景,读使命——为生民立性命,为往圣继绝学。所以我就感受到,我们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工作,有意也好,无意也好,在我们的骨子里就有这条“人走的路”,我们就是要为子孙后代留下这条“人走的路”。一方面我很惭愧,自己究竟做到了这点没有?另一方面,我们这些人聚集在一起,除了世俗所讲的通过工作去养家糊口,我觉得工作也好,养家糊口也好等等,于生命本身而言,于我们的人生而言都是副业。主业是什么?主业一定是我们怎么样蹚出这条人生的大道,怎样走好这条人生的大道。同时怎样在我们的几十年中,使用好自己的这条命,使生命真正获得一个彻底地升华,真正走好人生这条大道,进而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这条道。 在金温铁路建成通车时,南老让学生带着他的一首感言诗来到现场:“铁路已铺成,心忧意未平。世间须大道,何只羡车行。”我们今天确确实实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,也是处在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时代。我自己已经奔七了,此生能不能够做到像古人讲的“了道”?是不是能做到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”?这是未必的,所以大家一定要问问自己。 作为同有三和,我们很欣慰也很自豪的是,至少像我和赵老师一起的几十年,尽管我们可能会有起伏、波折与摇摆,但始终没有迷失,始终是在这条路上,或多或少总在进步。总之我们一定要明晰,我们内在有一条人生的路,而且我们还是有责任为子子孙孙去探这条路,去走这条路,去修这条路。
(此段编辑整理自2024年11月29日刘力红老师在三和员工内部座谈会上的分享)
……
点击链接查看全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fzPMAlmhX7kae4CSG_wWxQ
微信扫描关注
微博扫描关注
© 版权所有 2014-2020 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京ICP备1707423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