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广顺北大街33号福泰中心703
- 电话/微信:18301623690
- 网站:www.tongyousanhe.org
- 邮箱:jijinhui@tongyousanhe.com

微信扫描关注

微博扫描关注
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
主讲人:同有三和基金会
发布时间:2020-03-11
随着疫情的控制,对中医介入的要求亦越来越制度化。比如中医的治疗率必须占到百分之八十,每个医院必须按时上报,而为了中医治疗率达标,当然也就各施其法。我想最容易实现的达标举措,就是每个患者发几盒连花清瘟胶囊或者其他什么。强调中医的参与,甚至规划一定的参与度,这都是有必要的。但若这个参与一旦流于形式,那么中医参与的利弊就很难评估了。
大家都会说,中医代表着优秀的中国文化,是中国文化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瑰宝。那么,这个优秀、这个瑰宝体现在哪里呢?其实就体现在“中”上!中的意义深邃无比,而从我们言谈所及的地方看,她至少透显着不偏,透显着和谐,而不偏或和谐正是健康的真谛所在。反过来,有偏了,或者失去和谐,亦就意味着不健康的开始,意味着一切疾病的开始,这次的新冠肺炎亦不例外。《黄帝内经素问》对于这个不偏或和谐有另外一个相似的表达,就是“平人”,“平人者,不病也。”
所以,根据这个最基本的原理就得出了一切疾病的治疗总则:以平为期!那么如何具体贯彻落实“以平为期”的原则呢?用医圣张仲景的话来说,就是“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随证治之。”(见《伤寒论》第16条)中医的重要法宝或曰重要特质“辨证论治”便源于此。
通过辨证,也就是通过对脉证(即中医四诊)的诊查,了知身体的所偏(偏寒、偏热、偏虚、偏实),再以相对的方法处治,比如治寒必须以热,治热必须以寒,治实必须用泻(或攻),治虚必须用补。
细心的朋友定会发现,上述的对治实际上是在以偏纠偏,是在以偏救弊!如果这个偏纠错了,那会是什么结果呢?这个结果一定可想而知!亦正如孙真人在其《大医精诚》里说道的:“若盈而益之,虚而损之,通而彻之,塞而壅之,寒而冷之,热而温之,是重加其疾,而望其生,吾见其死矣。”
对于此次的新冠病毒,由于西医没有对治的良药,故而在病因层面缺乏有效的治疗,这正可以发挥出中医的优势,共同携手打好这次的疫情战。而中医的根本优势在于上述的辨证施治,中医的这个因不是在实验室里求,不是在一流的病毒研究所里求,而是在临床的实际中求,通过细查脉证,便能辨证得因,审因论治,便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疗效。一线的实践,无不说明了这个问题。
因此,中医的介入是病情的需要,讲大一点也是历史的需要,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们,无论之前对中医了解多少,都希望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,认真思考,在弄清原理的基础上,以开放的心态中西相抱,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中医所长,才能真正救民于水火。
微信扫描关注
微博扫描关注
© 版权所有 2014-2020 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京ICP备17074234号-1